栟榈

词典名字:

栟榈

词典发音:

bīng lǘ

注音:

ㄅㄧㄥ ㄌㄩˊ

成语繁体:

栟櫚

词典解释

栟榈[ bīng lǘ ]

⒈  亦作“栟闾”。

⒉  木名。即棕榈。

⒊  指棕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栟閭”。

⒉  木名。即棕榈。

张衡 《南都赋》:“楈枒栟櫚,柍柘檍檀。”
徐渭 《海樵山人新构》诗:“衡门夹栟櫚,卑池注微泻。”

⒊  指棕毛。

《三国志·吴志·董袭传》:“权 讨 黄祖,祖 横两蒙衝挟守 沔口,以栟閭大紲繫石为矴……军不得前。”
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木为城,虽大屋亦覆以栟櫚。”
陆游新制小冠》诗:“悠然顾影清啸,新制栟櫚二寸冠。”

网络百科

栟榈

  • 栟榈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木名,即棕榈,也指棕毛。
  • 近音词、同音词
  • bīng lǜ兵律
  • bīng lǘ栟櫚
  • bìng lǘ并闾
  • bǐng lǚ稟履
  • bǐng lù炳露
  • bīng lǘ栟闾
  • bǐng lǚ禀履
  • bīng lǚ兵旅
  • bīng lǘ栟榈
  • bīng lǘ栟閭
  • bǐng lú饼炉
  • bìng lǘ并閭
  • bǐng lú餅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