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躞

词典名字:

蹀躞

词典发音:

dié xiè

注音:

ㄉㄧㄝ ˊ ㄒㄧㄝ ˋ

词典解释

蹀躞[ dié xiè ]

⒈  小步走路的样子。

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古乐府《白头吟》

walk in mincing gait;

⒉  往来徘徊。

pace up and down;

引证解释

⒈  小步行走。

唐 权德舆 《从叔将军宅蔷薇花开太府韦卿有题壁长句因以和作》:“环列从容蹀躞归,光风駘荡发红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女郎急以椀水付之,蹀躞之间,意动神流。”
冰心 《寄小读者》九:“当她在屋里蹀躞之顷,无端有‘身长玉立’四字浮上脑海。”
`2.行进艰难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六:“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越明日,朔风举帆,踊跃碧虚,蹀躞於黄混水,号曰 望昊洋,依凭 延真岛。此皆从来人跡不到之乡。”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珊珊》:“倐一红装屏角窥客,又一老媪上堂篝灯,蹀躞颇苦。”

⒉  马行貌。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赠二君子》诗:“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
元 萨都剌 《题画马图》诗:“四蹄蹀躞若流星,两耳尖修如削竹。”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八:“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⒊  谓事情、文字等方面费斟酌。

《太平广记》卷三〇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法智》:“众求其诗,率然便诵二首云……自云:此作亦颇蹀躞。”

⒋  佩带上的饰物名。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元昊 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纳旌节告敕。”
宋 张枢 《谒金门》词:“重整金泥蹀躞,红皱石榴裙褶。”
《辽史·二国外记传·西夏》:“其冠用金缕贴,间起云,银纸帖,緋衣,金涂银带,佩蹀躞、解锥、短刀、弓矢,穿靴,秃髮,耳重环,紫旋襴六袭。”

⒌  颤动。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二折:“我则见綉屏开花枝蹀躞,綺窗闲花影重叠。”
萧红 《看风筝》:“‘ 刘成 不是你的儿吗?他今夜住在我家。’老人听了这话,他的胡须在蹀躞。”

⒍  谓浮漫不庄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若箇蹀躞语,不宜贵人出得!”
何垠 注:“蹀躞,犹云琐碎也。”

网络百科

蹀躞

  • 蹀躞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据2013年扬州出土的隋炀帝墓葬中已有实物表明,至少在隋朝时即已有蹀躞。
  • 近音词、同音词
  • dié xiè蹀躞
  • dié xiè跕躞
  • dié xiè叠燮
  • dié xiè疊燮
  • dié xiè迭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