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

词典名字:

水宿

词典发音:

shuǐ sù

注音:

ㄕㄨㄟˇ ㄙㄨˋ

词典解释

水宿[ shuǐ sù ]

⒈  谓栖息于水。

⒉  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

⒊  白菖蒲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白昌》。

引证解释

⒈  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⒉  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

《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水宿 五溪 月,霜啼 三峡 猿。”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奴家为欲赴京寻夫,於路风餐水宿,履险登高,受了多少狼狈。”

⒊  白菖蒲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

⒋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
《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网络百科

水宿

  • 水宿,拼音是shuǐ s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栖息于水。
  • 近音词、同音词
  • shuǐ sū水苏
  • shuì sú税俗
  • shuǐ sù水宿
  • shuì sù税粟
  • shuì sú稅俗
  • shuì sù稅粟
  • shuǐ sū水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