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词典名字:

比丘

词典发音:

bǐ qiū

注音:

ㄅㄧˇ ㄑㄧㄡ

词典解释

比丘[ bǐ qiū ]

⒈  和尚。梵语,khiksu的译音。

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魏书·释老志》

monk;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比邱”。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仪举止,动目应心。”
元 张宪 《酬海藏主纸扇歌》:“终焉不得志,屏弃妻子祝髮为比邱。”
明 徐渭 《九流》诗:“九流 渭 也落何流?戴髮星星一比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藕花》:“遂髠緇为比邱,云游不知所终。”
胡适 《<西游记>考证》七:“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 功德云。”

网络百科

比丘

  • 比丘, 佛教指出家受具足戒的出家人。梵bhiksu。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比丘师父”。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 近音词、同音词
  • bì qiū柲邱
  • bī qiú逼遒
  • bí qiú鼻鼽
  • bì qiú壁球
  • bì qiū髀鞦
  • bǐ qiū比邱
  • bì qiú敝裘
  • bì qiū髀秋
  • bǐ qiū比丘
  • bì qiú闭囚
  • bí qiū鼻丘
  • bì qiú閉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