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蛮的意思

nán mán

南蛮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南蛮[ nán mán ]

⒈  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⒉  旧时小说中辽、金人对宋及宋人的称呼。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礼记·曲礼下》:“其在 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吕氏春秋·召类》:“尧 战於 丹水 之浦以服 南蛮,舜 却 苗 民,更易其俗。”
《宋书·荆雍州蛮传》:“荆、雍州 蛮,槃瓠 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县。 荆州 置 南蛮,雍州 置寧 蛮 校尉以领之。 世祖 初,罢 南蛮 併大府,而寧 蛮 如故。”
唐 韩愈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诗之二:“嗟我亦拙谋,致身落 南蛮。”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一直到 周宣王 的时候, 长江 流域的中部都还是所谓 蛮荆,所谓 南蛮,淮河 流域是所谓 淮夷、徐夷。”

⒉  旧时小说中 辽、金 人对 宋 及 宋 人的称呼。

《说岳全传》第十五回:“哈迷蚩 奏道:‘臣到中原探听消息,老 南蛮 皇帝让位与小皇帝 钦宗。’”
《说岳全传》第十六回:“小番报进牛皮帐中:‘启上狼主,又有一个小南蛮杀进营来,十分厉害。’”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南蛮

  • 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古代中原人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称周边四方为"夷、蛮、戎、狄"。
  • "南蛮"的称谓最早文字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王制》:"中国(方位概念,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 "“蛮”即是野蛮的意思,蛮子就是野蛮的民族。“南蛮”是女真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汉人的称呼,也是准噶尔人对满族人的称呼。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近音词、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