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020-12

第一篇、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摘要: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它们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大,这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地理环境;饮食文化;菜系

1.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1.1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从而影响食物特色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越是历史早期就越是如此。例如海边以海鲜菜著称;江湖以河鲜菜著称;而峡谷激流段的河鲜因鱼虾需抗急流才能生存,使肉具弹韧性,吃起来不只特别鲜美,还有特殊的口感;山区则以野味和山珍著称;干旱区的牛羊肉少膻味、瓜果菜质量佳。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属温带、暖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大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粮食作物为小麦、谷子、高梁等旱作物,因此风味食品以面制品为主。馒头、包子、花卷、饺子、烙饼锅贴、都离不开面粉。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水网密布,水稻广泛种植,因此风味食品大都用米制成。如米粉、糕团、粽于、汤圆、糍粑、堆油、沙糕等都是米制品,粥和饭的品种繁多。一般同一或地域相邻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类似,其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但若是自然地理环境反差较大,其饮食文化也会形成巨大反差。如西藏高原毗连四川盆地,因地理物候的截然不同以至于饮食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又如黄河下游濒海地区鱼盐便利,运河转运物资方便,与黄河中游内陆地区典型的自然经济农业。历史上形成了在菜肴用料,加工方法,口味及品目等总体风格上的诸多不同。下游地区菜肴中多海味、多鲜活,而中游一带偏面食、畜禽、善汤煮。即便是在同一区域,因自然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如号称“西藏江南”的察隅、墨脱、波密、林芝一带地区,因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气候暖热湿润,显现出浓郁的热带、亚热带景观。这里水稻田随处可见,茶园散布在缓丘上,其植物性食料显然多于雪域高原其它地区,因此其饮食文化也表现出与同一地域其它地方有所不同的特点。

1.2气候的冷热干湿以及不同的土质影响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大致概括了我国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这既反映了气候、土壤对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一年之中具湿冷气候的川、贵、湘嗜辣,其有祛寒除风湿的作用。但它们之间还有一定区别,川、贵重干香辣(用干辣椒),而湘善清香辣(用新鲜青椒),这是因为湘与川、贵终年阴湿有所不同,其还有一定的伏旱。山西黄土高原因含钙过多,使居民嗜酸,其有利于消除体内的钙沉积,可以克服各种结石病。贵州省许多民族喜欢酸食,这与长江中下游每年的梅雨以及贵州山地气候所造成的“天无三日晴”也有关系。“南甜北咸”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南方气候温热,生长季长,蔬菜供应丰富,吃菜量平均高于北方,食物中加进的盐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因而淡些;而北方菜少,相对盐多,咸点;但两者盐的摄入总量差异不大。此外,南方产糖,再加之气候炎热时间长,人体皮肤多外露,蒸发量大,为补充身体的水分代谢作用,故需在食物中加糖(与病人打葡萄糖水类似)。北方则相反,蒸发量不大,因而无需加糖。另外,从季节变化来看,南岭以南的粤、桂、闽、台、琼,一年之中春季要清热冬季要补寒,因而民众便有冬进补春解热的饮食习惯,使药膳在这里更易流行,早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并成为高中档菜色。而北方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室内暖和,

加以土壤为微碱性土,土、水和食物多含钙,更易满足人们健康需要,药膳只是病人需要,因而药膳不如南方流行。

1.3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食物熟的程度不及正常气压下的透熟,这也就是藏族等民族多喜欢焙炒青棵碾为粉末做糍粑吃的主要原因之一,藏族如果不是居住在青藏高原,那么其饮食必然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东北气候寒冷,其冷冻食品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持续使用时间长,成为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冻肉、冻鱼、冻干粮(饺子、豆包、馒头、年糕、饭团等)、冻水果、冻豆腐等等。此外,由于这里无霜期短,地产时鲜蔬菜品种和数量都不及关内,因而在旺产季节大量晾干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是各民族共同的习惯。同时每家都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咸菜坛,腌制各种家蔬野菜。最具特色的,便是用白菜等腌制的酸菜,其也成为东北人民冬半年的当家菜。四川人的火锅情结有目共睹。多山、多水及四川盆地潮湿阴晦的气候,使川江上的船工和纤夫为了祛寒驱湿、也为了方便和节俭,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火锅的烹调方法并一直延续至今,且广为流传。

1.4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具有保护作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崎岖的山地、长年寒冷的冰天雪地、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原始森林、大片沼泽地区等。由于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与周围地区很少联系,也使其饮食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保持自己独有的特性。如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由于破碎的地形和原始森林的保护作用,使面积不大的高原区疏散分布着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且历史上彼此之间文化联系薄弱,近乎相互割裂和隔绝状态,因此每个民族都在自己特定的环境里形成自己特有的饮食文化并保留至今,因而这里也成为我国民族独特食品和风味食品最多的地区。又如山西的饮食习俗也较为独特,究其原因,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境内山岭峪谷纵横交错,北部出长城与阴山大漠相连,南面以黄河、中条山脉与河南交界,西面奔腾在1000多里长的晋陕大峡谷中的黄河,象一把利刃把黄土高原拦腰截断,一面是陕西,一面是山西,东面越过重峦迭障,连绵不断的太行山是河北。显然,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与中原地区比较起来相对孤立的自然地理环境,阻碍着异质民俗文化的进入,因而形成了较有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风格。随着边远地区的开发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自然地理要素对饮食文化的保护作用在减弱。

2.人文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环境。

2.1政治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政治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当权者的好恶和施政方针,往往会左右民间食俗风尚的兴衰。唐代曾一度禁食鲤鱼(因为鲤与李同音,触犯了帝王的忌讳),元代羊菜遍及全国,明代时兴八仙桌宴客之风,清朝王公以吃到御赐的“福肉”(即祭过神的白肉)和烤鸭为荣,上行下效,一时蔚然成风。再如古人崇奉山珍海味进补,现今流行绿色食品、黑色食品、花卉食品、昆虫食品等,这些都与政策的引导不无关系。此外,从我国历史上看,地方风味流派最先都是出现在一些较大的古城名邑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古代大都市政治局势安定、人口集中、商业繁荣,加之历代统治者讲究饮食,宫廷御膳、官府排筵、商贾逐味、文人雅集,这些都大大地刺激了当地烹饪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这些都城由于各方人士云集,其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就出现了风味各异

的餐馆,而这种地方风味餐馆的出现,正成为地方菜肴流派的形成之发端。各种地方风味餐馆的日渐发展,促使一些大城市中出现“帮口”,各“帮口”之间互相渗透,产生若干相同或近似之处,于是便形成了较大的“帮口”或流派。我国四大菜系无一不是在这种政治环境背景条件下形成和完善的。

2.2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是强有力的。首先,饮食文化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风格。如原始狩猎—采集时期的饮食,表现为依赖自然地理条件的恩赐,人们采集和狩猎的对象完全取决于季节的变化和居住地的植被和动物,食物的获取和利用一直保持原有状态,即过着“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自从人类懂得驯化动、植物后,便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便有了稳定而丰富的食源。“烹饪”是人类学会用火以后开始的。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食物品种的增多以及各种炊具的出现,烹饪方法也由少渐多,技艺由简单到复杂,从而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由于经贸、交通运输以及科技的发达,人们不仅能创造出大量的非自然食物,而且还可通过贸易从遥远的地方进口所需的食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显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食物的限制力将越来越小,人们也就逐渐地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束缚,饮食生活的地域自然差异也会相应缩小。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对饮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最大。如古代的扬州,先是唐代的天下,“扬一益二”繁荣程度冠于全国,到了明清又是“盐运”和“槽运”中心,故淮扬风味曾风靡全国,影响深远。但其后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如今其影响力远不及历史上的深远。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粤菜(以广州菜为主)也迅速风靡全国并占领了高中档饮食市场。原名不见经传的潮州菜,随着潮州商帮在香港大展宏图,发展强劲,促使潮州菜在香港这个世界美食荟萃之都悄然崛起,继而取代广州菜,成为香港和海外华人街的主流菜馆,并占领了北京和上海的高档市场,成为当前最流行的高档菜。

2.3宗教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宗教信仰对饮食文化具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教义的规定和有关宗教习俗方面。如佛教教义规定禁止宰杀动物,茹素(即“吃斋”)。在我国,除藏族、蒙古族、和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它民族的佛教都是茹素的。由于这种茹素的饮食风俗在我国流行较广,大大推动了我国蔬菜、瓜果类的栽培以及豆类制品、面筋制品技术的发展,而且开创了我国饮食文化中净素菜烹饪的一大流派。古刹大多在名山,而名山大都有好茶好水,这对我国种茶、制茶、品茶的习俗也有所促进。此外,我国汉民族地区曾广泛流传吃“腊八粥”,也与佛祖释迦牟尼的传说有关。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在饮食上提倡服食(选择一些草木药物来吃)、辟谷、不食荤腥、注重饮食疗疾。为了尽可能延年益寿,道士们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采集各种对养身有好处的物质,然后经火加工处理制成药服下,这对我国饮食材料的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从制药过程中获得的对火力的敏锐感觉,也给我国在制作食物时对火候的灵活运用和烹调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伊斯兰教民族肉食以牛、羊肉为主,不养猪,不吃猪肉,也不吃狗肉、驴肉和自死动物的肉、禽畜血和无鳞鱼等,并发展了自己的清真菜点和糕饼制作技艺。此外,一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图腾禁忌都会对饮食文化产生影响。由于宗教教规约束的饮食禁忌,也使得一些分布在相同地域内的不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饮食文化、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却表现出相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如东北的满族和朝鲜族饮食文化不同、青海和甘肃一带的几个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也有差异,而分布全国各地的回族在饮食文化上却具有共同性。

2.4文化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文化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表现在不同地域的饮食民俗及风味食品中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心理、性格、审美意趣、历史文化等内涵。如中餐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器、名等整体效果,讲究调和鼎鼐,素有“五味调和百味香”之誉,在饮食方式上采用筷于和合餐制,这些均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这个范畴对民族饮食思想的影响。又如我国关中地区就有“面条如腰带、烙饼像锅盖、泡馍大碗卖”的饮食民谚,从中折射出了西北人民粗扩豪放的性格。西安饮食三绝饺子宴、仿唐菜和泡馍也都融有历史文化底蕴。饺子是北方食品,到了九朝古都西安制作特别精美;仿唐菜是唐都遗风;泡馍用牛、羊肉浓汤,深受草原游牧民族饮食影响,其反映了自秦汉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多方交流。此外,我国众多的饮食风味流派无一不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如以北京为代表的京菜,是宫廷贵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四川为代表的川菜,是以质朴的民间文化为主体的产物,那些脍炙人口的四川小吃,虽然不能与大雅之堂上的宫廷小吃相比,但其丰富的民俗特征足以使人忘情;以广东为代表的粤菜,则表现出较多的商业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它的清丽和淡雅,同样体现出地区和时代的特征;以江苏为代表的苏莱,融汇了南方和北方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以优雅、适度的文人文化为主体,显示出一种闲适、中庸的饮食风格。民族间、地区间、中外间的饮食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完善与发展。如满族的“萨其玛”、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土家族的“米包子”、黎族与傣族的“竹筒饭”等品种,而今已成为各民族都认同和欢迎的食品;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之清真菜、清真小吃、清真糕点等,更是遍及我国各大中城市;北方少数民族食用的茶叶、豆腐、麻花、米饭等也是长期文化交流的结果。自从汉代张赛出使西域,打通中原与西域交通,西域的苜蓿、葡萄、石榴、核桃、葱、蒜、胡萝卜等瓜菜,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成为了百姓喜爱的日常食品。随着近、现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不仅带来了蛋糕、饮料、奶油、牛排、面包等西菜西点,而且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烹任设施、饮食方式与简易的制作方法,这些无疑也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式的饭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3.莱系的形成及发展菜系是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风味菜肴体系。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烹调方法、调味手段、风味菜式、辐射区域,并且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菜系是我国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地社会文化习俗差异大,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地方风味和民族饮食。其中最具鲜明特色的就是黄河流域的鲁菜、长江中上游的川菜、长江下游的淮扬菜和珠江流域的粤菜这四大菜系。川菜起源于周秦时期的巴国和蜀国,四川盆地是其基地,后向川西高原拓展,现今其踪迹已遍及全国及海外。这里自古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传统。川菜的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其地处长江中上游,四面皆山,气候湿润,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因而入烹料品种类繁多。家畜家禽、山珍野味、峡谷河鲜品多质佳,调味品更是多彩出奇,这些均为川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而优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川菜选料广泛、菜式多样、适应性强的特点,尤其善用普遍原料制作多种美味的大众便餐菜式、家常风味菜式、民间小吃菜式,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此外,川菜的另一鲜明个性体现在其调味上,阴湿的气候使其菜品重麻辣且味型多样,变化精妙,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鲁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从鲁西北平原向胶州湾推进,影响京津、华北和关外以及黄河上中游的部分地区,被称为“北方菜”。山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随着文化的发达而源远流长,加之历史

上这里是移民外迁中心,没有发生过外来人口大量迁入,使鲁菜在保持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土生土长”的浓厚地方色彩,独树一帜。鲁菜的形成除因历史、文化原因外,与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也分不开。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濒临海洋,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粮油禽畜、时蔬瓜果,种类繁多,质量上等,水产品(尤其海产品)不仅种类多样,且因其名贵而驰名中外。这一切为鲁菜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形成其菜肴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尤以善烹海鲜、精于制汤著称。其调味极重纯正醇浓,内地以咸鲜为主,沿海以鲜咸为特色。受儒家学派饮食观念的影响较深,具有官府菜的饮馔美学风格。淮扬菜源于文化古城扬州和淮安,这里自古富庶繁华,文人荟萃,商业发达,因而烹饪高手辈出。汉武帝统一闽越时,四万多闽越人散居于江淮地区,给淮扬菜增加了闽菜成份。南宋期间,大量中原厨师从汴京迁到临安(今杭州),又使淮扬菜吸收了不少北方菜的成份,南北朝时,这里是南北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枢纽,荟萃了四方佳味,因而形成了淮扬菜品种多、技艺精、咸甜适中、南北皆宜的特点。同时江淮一带为鱼米之乡,一年四季水产(河鲜)禽蔬联翩上市,海味山珍也汇于此,因而具有极丰富的烹饪原料,尤其以擅制河鲜家禽菜著称。此外淮扬菜刀法精妙,色调秀美,菜形清丽,食雕技术一枝独秀,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文化和文士饮膳的风格。粤菜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南越,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是其根据地,影响整个岭南与港澳以及京、沪等地,在海外也有较高知名度。岭南兼有沿海海鲜、三角洲、河谷平原的禽畜和河鲜,又有山地的山珍野味和四季时鲜瓜蔬,因此形成其用料搏而杂的特点。天上飞、地下生、海里长的鸟兽蛇虫均可入馔,加以原为南蛮之地,又保持了蛮食的“生猛”特点。岭南因地处亚热带,炎热气候时间长,形成其菜肴口味清而醇的特征,而且粥品也特别丰富。此外,历史上的战乱又使北方人多次南迁,因而也带来了“京都风味”、“姑苏风味”以及“扬州炒卖”,现代又搏采西餐之长,加之紧邻香港,又融人港式菜肴的特点,且趋时而变、勇于创新,使粤菜在我国独树一帜。菜系风味是饮食文化的基础,我国四大菜系各有自己的分布区域,菜系风味差异大,各菜系的特点均与其相应的区域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有关。菜系除了独立发展形成纯风味菜系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发生融合,形成综合风味。如历史上的满汉全席,便是因满族入关、康熙和乾隆多次南巡,为适应帝王和达官贵人的高层次要求,融合了满族风味、京味、鲁味和淮扬菜的高级宴席菜系。我国四大菜系源远流长,独领风骚。但这种格局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人文环境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习惯、口味和饮食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各菜系在向外传播和发展时,除了要保持自己独有的风味特色外,也应因地制宜地做些调整,克服本身的弱点,适当革除一些偏向于嗜好的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占领外地市场,同时也有利于其传播和发展。如淮扬菜系中的无锡菜过甜(在咸味菜中下糖),己成为地方嗜好,很难为外地人所适应,影响了其向外传播。因此,只有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各菜系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中国饮食文化这棵奇葩才会根繁叶茂,硕果满枝。

第二篇、地理环境对于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黄忆海

摘要:

现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东方与西方的历史与文化在这片大陆上已存在了千年之久,经历的千年的发展,其各自文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且迥异不同。饮食文化,显然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一大代表。然而造成其文化发展不同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地理环境。可以说东西方的地理环境差异是巨大的。

本文课题主要讨论的就是东西方的地理环境对于其饮食文化的影响。

关键字:

饮食文化,地理,中国,希腊,东方,西方

长久以来,东西方文明经过不同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化的种类有很多,作为其中最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它的出现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生活。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所要讲的就是东西方的地理环境对其饮食文化造成的影响。

本文就以中国为东方代表,希腊为西方代表来展现东西方地理环境对其饮食文化造成的影响,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形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的呈阶梯状向海洋倾斜。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比重小。同时其地形类型也多种多样,从形态来说,中国有着绵延千里的山脉,辽阔的高原,一望无垠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缓和的丘陵。”(《中国地理环境》P2)除了多样化的地形外,中国的气候也是极具特点,我国共有三大气候特征:显著地季风气候,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性气候类型。季风气候令中国一年四季有着规律性的季节更替,大陆性气候让中国在同纬度国家中成为冬季最冷的国家,同时也是夏季最热的国家。而多样性气候则意味着中国少数不同的地区有着迥异不同的气候,如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而云南中部四季如春。也正是这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气候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自上文,已提到中国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大地形特点,与三大气候特点,也正是这五大地形,三大气候特点形成了中国几大饮食文化圈。

首当其冲的便是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圈。

东北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有着大片的平原。那里的冬季寒冷切漫长,肉食以及其他高热量食物成为他们日常的主要食品,为了消除吃生肉的不良后果,葱姜蒜是当地不可确缺失的食材(为了帮助消化杀菌)。寒冷的气候使得哪里的人们缺少新鲜蔬菜,所以腌菜与泡菜成为了当地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由于蔬菜经过长时间的腌制会有异味,因而调味咸重以压制异味。所以当地形成了咸重,(葱姜蒜)辛辣,生食的饮食特点。

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处高原地带,为高寒地区,所以当地蔬菜与水果的比重不大,以农作物为主。主食为糌粑、牛羊肉及各种面食,生冷食物的比重较高,因而人们酷爱喝酥油茶,以适应高原地区的寒冷。为了调理面食,牛羊肉,当地人形成了咸重,微辣,辛香的饮食文化。

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大部分为高山峡谷,土地也极为贫瘠,农作无产量低。又因西南地区空气潮湿,瘴气肆意,为了散湿驱寒,西南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有吃辛辣刺激之物如花椒,茱萸,生姜等,尤其是在辣椒传入西南地区后,这种嗜好迅速普及。四川盆地根式作为其代表地区。川菜如今更是成为中国一大特色饮食。所以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以麻辣,酸辣为主。

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多丘陵,临海,雨水充沛。该地区以稻米作为主食,其蔬菜水果,海产禽畜都很丰富。但由于当地气候炎热,人们大多喜爱喝汤,且强调清淡鲜美。

所以东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为清淡,咸鲜。

希腊共和国,简称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被誉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拥有者悠久的历史。同时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天寒冷湿润,夏天炎热干燥。其地势多山,地形崎岖,没有平原,海岸线曲折漫长。

因为希腊的温和气候,以及其地理环境,当地有着味道鲜美的蔬菜水果,如葡萄,莴苣,草莓。也因其为临海国家,常常可以得到新鲜的食材。所以希腊人常常将水果和新鲜食材用于烹调,这也是人们为何会在一些希腊著名菜肴中看到水果的原因。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因地理环境多变,气候多变,其饮食文明,文化也是多种多样,而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其地理环境不如中国复杂,所以其饮食也不如中国多变。摘要:

第三篇、6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西方饮食差异的影响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西方饮食差异的影响

于润海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美高部10White)

内容提要: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出于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各个地域人们的饮食也有所不同。其中中外饮食的差别较大,包括食材,烹饪方法,土壤,气候等。由于各方面饮食因素都驾驭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各个地区产生出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成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试论中西方文化的饮食差异,来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的影响。

引言: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关键词:自然地理;饮食;中西文化差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魏雷)其中地域文化是一个重要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然地理造就了当地的人文地理,包括宗教,习俗,饮食,文化等等。自古以来,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纬度,气候,海拔,历史,人们的起居生活也随之变化,而饮食文化便是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古时,出于交通不便,人们经常会聚集在一起进食,就地取材并加以烹饪。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原因,每个地域都有人们自己特殊的食物。(苏文风)所以,天然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食物。

一、中国丰富资源孕育品种繁多的食品中国位于东亚大陆东侧,位于地球上最浩瀚的大陆。东面,中国频临太平洋;西面,北部和西北部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经济领先的国家之一。(李响)其中,土地资源占据了很大部分的地位。一万多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在科技落后的时代,中国人就学会了农耕最基本的技能——灌溉。在这其中是与中国的土壤条件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总的来说,中国土地拥有四个特点:数量大,类型复杂,利用情况复杂,分布不匀。这些特点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做了不可磨灭的铺垫。丰富的土壤资源培育出了丰富的农产品,例如东北的高粱,朝鲜族的水稻,山东的花

生湖北的芝麻等等。植物建立在优越的土壤基础上,使得中国农作物成为世界上最丰富农作物出产国之一。

除了优秀的土壤条件,丰富的气候地域也是中国食物的天然温床。在中国地理中,中国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多变和复杂的气候结构有利与农业的发展。多数从外国引进的粮食进入中国后,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的气候劝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的特点。气候的规律给予中国人机会去大规模种植季节性的植物,从而,在世界上所有的农作物中,大部分都适宜在中国种植。丰富的农作物种类为中国的饮食文化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中国的饮食的特点是:杂。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人的食材变得异常新奇。例如,蝎子、猴脑、蝉、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复杂的生态系统给予了中国饮食更多的选择。不同地区的烹调口味也各不相同,例如,四川人喜欢吃辣,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人喜欢吃咸,广东人喜欢吃腥。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们独特的烹调方式,煎炸炖煮炒(见附录一),让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仅在饮食上就展现出惊人的底蕴。

二、欧洲的地理自然环境在历史上,欧洲的饮食文化也具有这极深的沉淀,其中以法国的晚餐和英国的下午茶最为出名。独特的烹调方式以及昂贵的食材造就了欧洲深厚的饮食文化。总体来说,"欧洲属于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百度百科)从海陆位置看,欧洲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洲腹地,处于大陆西岸的位置。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终年吹拂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由于阴雨天气较多,欧洲无法大规模种植农作物。而且在欧洲,人力成本相当昂贵,这也是为什么在欧洲,蔬菜和水果的价钱变得相当贵。所以在欧洲的菜系中,蔬菜多半之出现在沙拉和汤中,数量少,品种也少。但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独特的食材,并且为当地的美食文化铺垫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法国的葡萄酒,丹麦的面包工艺,德国的熏猪蹄和啤酒,英国的下午茶甜点。

人工成本高昂也与欧洲的严苛地理环境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欧洲被大海包裹着,强壮的海上运输让欧洲的经济领先于世界,交易在欧洲繁盛。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大部分欧洲人都学会经商——欧洲人不在内陆生产大量货物,而是通过从其他国家进口货物维持生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欧洲劳力资源比较少,从而劳力价格就变得异常的高。而且,寒冷的气候

以及低人口密度使得欧洲的劳力成本变得非常昂贵。

由于天气恶劣,以及高昂的成本,欧洲人另辟蹊径,用精湛的工艺在有限的食材上发挥出最美味的水准。根据资料显示,欧洲人在烹饪时显得尤为严苛和不苟,任何不新鲜的食材在欧洲人的眼里都是不能容忍的。甚至食材的来源都被视为是欧洲菜系的高贵血统之一。其中,欧洲政府对葡萄酒的监控更是显得尤为细密。在法国每一瓶酒都必须经过国家的认证;酒瓶上的酒标清楚地写明了酒产出的年份甚至是月份,并且标明了酒庄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方便顾客在消费后进行售后服务。(见附录二)

在欧洲,人们对于饮食拥有者高度的尊重。在法国,晚餐的时间大约在三至四个小时,其中前菜,主菜,汤,甜点等被非常细致的安排着,其中要换六瓶酒——欧洲人的就餐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像是一种宗教仪式。

总结: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影响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其中,饮食文化是最直观也是最明显的文化之一。中国的丰富资源和多变的气候,培育了中国丰富的食材,也造就了人们对新奇食材的探索。大密度人口和广阔的地域使得人们擅长使用各式各样的烹调方法,做出了不同风味的食物。然而,在寒冷的欧洲,欧洲人凭借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独特的食材,也创造出了一番风味。其中,由于寒冷的自然条件,欧洲人将烹饪的中心放在了肉食和酒类上。相比之下,蔬菜显得更珍贵。总而言之,在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下的影响,人们在改变自己的食物。地域性的烹饪,不仅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也表现了一个民族对待饮食的态度。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引用

Bibliography

百度百科.12June2014.Document.9October2014.

李响."中国的文化地理环境."中国少年儿童文史百科(2007):15.Document.苏文风."饮食与地理."(2009):8.PPT.

魏雷."中国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2009):19.Document.

第四篇、浅谈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原因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浅谈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原因

摘要:由于近段时期中国丰富多彩饮食文化饱受关注,以及在饮食文化课堂上的学习让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也更有兴趣,思考究竟是什么使得中国的饮食文化如此丰富。由此,结合其他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希望能针对这个问题得出较为完整的答案。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之中,广泛地参考了其它文献资料,最终也得出了好几个主要方面的答案,也算是把论文的写作目的基本达到了。

关键词:原因,影响因素,饮食文化

引言:此篇论文集合中国多研究成果,虽然这些研究并不是针对于本文的研究主题,但是却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资料。本文就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对主题进行论证。而自然方面主要谈到地理气候,社会因素提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宗教信仰等。最终得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答案。而这篇论文的完成不仅仅让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赞叹,也让我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到为什么我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这么多姿多彩,我想这也是我在这门课程上应该收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奇国度。这里的一切都吸引和世界各地的人来探索。而作为中国文化海洋中一朵神奇浪花的中国饮食文化也同样备受关注。谈及中国饮食文明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各色各样奇特的烹饪技巧,烹饪器具,饮食餐具,还有色香味样样俱全的道道佳肴。这些事咱们最直接可以看到的东西。可是最让人好奇的,是我们在饱餐这些美味佳肴之后想要知道的,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饮食文化这样的丰富多彩。而我想,既然是作为一种文化,也就是以一种上层建筑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它的形成一定受着自然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的人文元素双重影响。因此,我就将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来探究中国丰富多彩饮食文化的形成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气候因素,其后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不同的饮食材料。就疆域而言而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无一朝代是小国家【1】。气候对人们主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南稻北麦”上。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因而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这里气候的主要特点,同时,这里的河湖众多,灌溉条件良好,而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因而秦岭、淮河以南非常适合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所以,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等。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湖泊较少,耕地多为旱地,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的一直种植耐旱、早熟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食。中国人这种食性常常是一辈子也难改变。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干旱,或因寒冷,那里已不能生长庄稼、树木,只能长草,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生,因而便以牛羊肉和奶为主食。其次,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当时北方广泛种植的是耐旱、耐寒又富有营养的谷子,小米是广大老百姓,尤其是晋北、晋东南人们的主食。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社”是土神,“稷”就是小米。可见小米十分适应当时北方的气候。正如“诗经”上所说,庄稼乃“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其中的“天”就是指气象条件。至今,小米仍然是这里人们的主食。再有,在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当地居民都喜欢吃辣椒,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四川人喜欢的麻辣面(胡椒面)也有同样功效。常常一碗面,一头汗,感冒便好了。在一些高山气象站,例如山西五台山顶,海拔2896米,那里夏季常要生火炉、盖棉被,7月平均气温

只有9摄氏度,气候阴湿。那里的气象员没有四川人,但也大多吃辣椒,其中驱寒抗风湿就是主要原因。最后,不同气候区中的主要食物固然有很大差异,但同一气候区中冬夏食物也可有很大不同。这主要在温带,特别是堪称世界上最冬冷夏热的我国。冬季中,人们热量消耗很大,因此食欲好,这时人们多吃高蛋白动物型食物,特别是热性的羊肉、狗肉,中老年人还常用药物进补。吃法多用火锅。北方人用火锅涮羊肉,边放边吃;南方火锅主要起煮熟和保温作用。除了火锅外,云南“过桥米线”(米粉做的粉丝)和西安的“羊肉泡馍”中也有民间有效的保温办法,即汤上都有一层厚厚的油。油蒸发较慢,蒸发耗油量小。古代亦因瓜著名,因而得名瓜州。而从这里我们也看到,地域气候因素对蔬菜,糖料作物对饮食文化的广泛影响。【2】【3】

除去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一点也不小于其他因素。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形成也不完全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在这里面其他国家与民族也给我们注入了很多样的元素。那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流。就近期的晚清时期西方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围开设了租界,扩犬丁活动区域。租界的纷纷设立也增加了中国人接触西方饮食文化的机会。比如上海换约后,新北门外“原系荒野,一望苍茫;自西人至此,遍造楼房,迩来余年,屋瓦鳞鳞,儿无隙地。土人名其地日‘夷场”’。国内的一小部分人正是通过“夷场”上的洋馆了解到-些西方的饮食文化,形成最初的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的基础。比如1866年张德彝出访法国时,发现那里的厨房形制,与“华地洋馆无异”。值得一提的是教会为来华的传教士及西方人培训西餐厨务人员,1866年在上海出版了《造洋书》,随着再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该书逐渐流传到教会之外,对扩大西餐在中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些和洋人们打交道的涉外人员,包括外交官、兴办和翻译,逐渐了解并熟悉丫西方饮食文化。他们是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者。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断扩大,维新风气的渐人人心,中国官场也逐渐把吃西餐作为一种时尚。其中一些广东籍的涉外人员在西餐与中国官场之间超着沟通桥梁的作用。

公元1870-1910年,当华侨在美国等地开中国餐馆的同时,国内的一些重要城市也出现了西餐馆,晚清在中国开没的西餐馆以上海、天津、青岛、成都等地为多。其中上海“其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逐渐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辐射区。许多内地的中国人都足在这儿领略异域的饮食文化。【4】

及至今天,中外之间在饮食文化这一方面的影响也轻易可以发现。比如今天流行的快餐,中国各大城市的外国餐馆等等。足见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接收到了他国的元素。这是中外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而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历史的地域大国,中国的饮食文化受自己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影响恐怕更为深远。“北朝后魏时期的贾思勰生活在一个胡汉杂居融合的时代,其宏篇巨著<齐民要术>乃是"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后所作,充分反映了当时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人民的饮食生活状况,体现出了胡汉民族融合的特点,这在书中所记载的食物加工方法上表现尤其明显.胡族的"羌煮貊炙"法,"食肉饮酪"的传统在汉族社会普及开来,同时,汉族的羹聾法也在胡族的饮食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饮食文化的交融不仅使得各民族的饮食更加丰富,而且结构更加的合理,这对于人体生理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5】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口大迁徙、大混杂的时代,持续不断的战争和灾害造成了人口的大流徙,其范围之广、数量之众远远超过了前朝后世,从而展开了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广泛而持久的接触与交流,并随之带来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饮食也在这个交流的大舞台上尽显风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吸收,最终形成了饮食文化的多元特点。就交流的内容来看、最普遍的交流发生在饮食原料和成品上,饮食方式的交流则是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5】

政治因素来看饮食文化与社会政治互相渗透习染,结缘相关,是从国家政治形态萌生开始的。在中国古代,这一现象出现于父系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代。史载尧、舜、禹时期,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也初具雏形,各种政治形态观念如王权、封国、治民、职官及尊卑贵贱等政治伦理意识都开始在这一时期萌生出现。而此类政治意识形态观

念一经产生,必然要作用于既有的社会文化领域,产生于非政治社会时期的饮食文化,由此不可避免地要被打上政治社会的时代烙印。尤其是在父系社会解体、国家政治化体制在夏商周三代全面发展之际,饮食文化受国家政治的影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渗透,开始愈来愈强烈地凸现出来。早期饮食文化发展史上,这种影响、渗透一方面表现为把饮食行为与国家治乱相关联——尤其是把帝王饮食生活的奢或俭与王朝统治的兴与亡相联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把饮食烹调理论引入国家政治,从中寻求治国治民的施政启迪或触类旁通的统治经验。把饮食行为与国家兴亡相联系,肇端于部落联盟时期的大禹时代。据《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禹饮了臣下仪狄酿造的美酒,立即意识到酒对人的巨大诱惑力将不利于国家的统治,不仅疏远了仪狄,禁绝了美酒,而且还在政治上提出了“后世必有以酒其国者”的警示预见。由于“大禹此言,则酒乃亡国之物”的记载确凿于史,故后世一切有关禁酒的戒令,都从禹的行为和言论中找到先圣的依据,大禹由此成为“饮酒亡国论”之说的始祖。大禹的政治预见在夏、商两代得到完全证实。夏朝末代的君主桀便是一个极端纵酒贪饮的亡国之君:“桀既弃仪义„„日夜与末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为酒池可以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夏桀纵酒荒政,最终导致夏王朝的灭亡,而取夏代之的殷商,其末代君主纣,又重蹈夏桀之覆辙。史载纣“好酒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结果,殷商因帝纣“好酒淫乐”而被周所灭。周人在总结其败亡的历史教训时,认为殷商之所以灭国,实乃帝纣及其群臣纵酒荒政招致的祸患:“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同时,周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克殷立周,根本原因也在于“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从“饮酒亡国”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周统治者颁布了极其严厉的禁酒措施,凡聚众饮酒者,一律处死:“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饮酒本来是一种饮食行为,对饮酒者处以极刑,是因为在周统治者眼中,这种饮食行为将引起社会大乱,是一种严重的政治犯罪。除了把饮酒与国家政治相联系外,在整个先秦时代,人们在考察国家的治乱或是在对既往历史王朝施政得失的经验检讨中,普遍的认识观念,是把饮食行为的奢与俭——尤其是把帝王的饮食生活、饮食消费水平状况纳入王朝政治清明与否的评判标准,作为衡量统治君主是否政治失德的一项重要评估依据。不只是在远古,历朝历代饮食文化的发展都充满了政治色彩。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革中,社会政治因素始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大的特殊作用。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改造,饮食脱离充饥、营养、口福、享受等物质生理意义而被导向政治伦理,不仅成为贵贱、特权、尊荣、尊长、显贵等一系列政治人伦关系的礼仪秩序载体,而且成为官场政治中笼络人心和钻营仕途的工具。此外,社会贵贱、贫富两极分化不仅通过饮食消费的巨大悬殊及饮食资源占有的极端不平等得以充分体现,而且由此造成了历朝历代极其尖锐的社会矛盾。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份,饮食文化虽在其起源上远远早于国家政治的起源,但在国家政治一经出现以后,饮食文化便从来没有超然于国家政治之外独立存在,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政治的干预支配而参与政治以至最终服务于政治,从而使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为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化特征。【6】

说到饮食文化发展的社会因素,宗教因素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作为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宗教教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吸纳过多种来源于异国他邦的宗教。在它们当中,尤以来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佛教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辨、人生理想、伦理道德、艺术形式,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的饮食,也留下了佛教信仰的深深印迹。事实上,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成熟宗教的出现,无不给予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以极为巨大的影响。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由佛教信仰而产生的食俗,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制作的素菜、素食、素席都闻名于世。这些素馔以用料与烹制考究,做工精细,菜肴的色泽、香气、味道、形独特和别具风味,深受民众的喜爱和赞赏。所以有人形容佛教饮食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园地中,一朵常开不凋的素洁小花。

谈到佛教寺院中的饮食生活,人们都会联想到素菜。素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大流派,悠久的历史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用料、精湛的技

艺,使这一流派绚丽多姿;清鲜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使它在中国菜系中独树一帜。然而而,,素菜的起源本与佛教没有直接的联系。中国素菜的发展历史说明,早在东汉初年佛教传人中国之前,素菜就已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过,随着佛教的传人,素菜开始在寺院中流行起来,并不断有所改进,促进了素菜制作日趋精湛和食素的普及。早期佛教传人时,戒律中并没有不许吃肉这一条。僧徒托钵化缘,沿门求食,遇肉吃肉,遇素吃素,只要吃的是“三净肉,”即不自己杀生,不叫他人杀生和未亲眼看见杀生的肉都可以吃。正如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答问》中所说:“比丘(指受过具足戒之僧男)戒律中并没有不许吃肉的规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这时,中国汉族僧人主要信奉的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就有反对食肉、反对饮酒以及反对吃五辛的种种条文。他们认为“酒为放逸之门”,“肉是断大慈之种”饮酒吃肉将带来种种罪过,背逆佛家“五戒”。这一时期译出的《楞枷》、《楞严》、《涅架经·四相品》等经文,都提倡“不结恶果,先种善因”,“戒杀放生”、“素食清净”等思想,这与中国儒家的“仁”、“孝”等思想颇为契合,因而深得统治者推崇。特别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以帝王之尊,崇奉佛教,素食终生,为天下倡。所以,赵朴初先生说:“从历史来看,汉族佛教吃素的风习,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来的。”据记载,梁普通二年,梁武帝萧衍在宫里受戒,自太子以下跟着受戒的达48000余人。他还下《断酒肉文》诏,认为断禁肉腥是佛家必须遵从的善良行为。为守杀生戒起见,他规定祭祀用的牲牢都改用面制,甚至禁止当时的丝织品上出现鸟兽纹样,以避免裁剪时“破了它们的身体”。在梁武帝的倡导下,南朝的僧徒和香客大增,这使寺院有必要制作出素餐系列,以便自给自足。从此,断酒禁肉,终生吃素,成为佛门子弟的严格戒律。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的蒙、藏地区,由于蔬菜种植不易,不吃肉就难以生活,所以这些地区的佛教徒一般都吃肉,这是属于特殊环境下的“开戒”。从这些方面,虽是冰山一角,但是也可以想象宗教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极大影响。【7】

我们提到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最关键的我想还是要考虑道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历时五千年并且文化的传承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中国文化的积累,继承性都是其他文化体不可比的。中国文化长期以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住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如宋元时期契丹,蒙古人南下,多次建立起强大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其总是被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其原因同上,中国的先进性及其悠久性。传统的文化几千年的源远流传,影响了众多中国人民,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奉献着。但传统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其的重视似乎还不够,像之前韩国竟然将我国的端午节说成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而中国的茶道由中国传播到日本的,但是现在日本却将茶道发扬得比中国本土还好„„在外国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并发扬光大时,我们却只顾着看外国的文化,而忽略了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保护和弘扬„„经过这些刺激后,我们新的一代是否该反省一下加大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其延续性„„【8】

考虑诸多方面之后,最后纳入文化发展最基础的因素——经济发展。纵观全球,放眼中国,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越来越深化,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模式:现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饮食文化运行机体。饮食文化在餐饮大众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表现在吃什么、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及吃的礼仪等等,它既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餐饮消费者的需求的表现形式。饮食文化在餐饮企业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在表层要素表现为餐饮品牌名称、菜点等在深层要素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等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它是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餐饮企业的经营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餐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在经济实力、业务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选择经营业务的范围进行经营运作。餐饮企业在餐饮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通过为餐饮消费者提供的餐饮产品与服务,向餐饮消费传递的是从外到内的企业文化。餐饮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在由价值规律形成的互动机制下使饮食文化得到不断的自我发展。正如以上分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表象上消费者更多表现出享受者、接受者的身份一享受现有市场可能提供的各种饮食产品,体悟与之对应的各种饮食文化.但仔细思考,不难得出其实

深入到饮食文化乃至文化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商品经济“需求决定供给”的本质.历史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当代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是不自觉或自觉中创造、沿革并传承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因此。从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消费者当之无愧应该是真正的缔造者。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人们的饮食需求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享受型转变.讲究饮食的美感、情趣和健康等等。消费者要扮演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角色,完成好其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归根结底集中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饮食文化内涵。一是,自觉树立。饮食素养。观念。作为饮食文化的缔造者,系统的、全面的饮食知识是一个消费者进行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看家本领。个人饮食素养的重视与提升.不仅能从自我创造层面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从鉴赏、消费层面推动整个餐饮市场从消费需求到企业供给的全面升级。具体而言,迎合时代的需求。当今消费者应该更新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吃”的表层,而是强调饮食文化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仅应该自觉地熟悉甚至掌握诸如饮食营养、烹饪技术等饮食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接触、了解各时各地饮食文化知识,掌握各国各地饮食历史与发展、饮食风俗与习惯。从而获知具体时空下的饮食文化的完整内涵。为其为其逐渐形成较强的饮食文化鉴赏与创造能力奠定文化修养基础。【9】

参考文献:

作者:黄民生,何岩,方如康编著

范淑霞(运城财经学校,山西运城044000)

作者:张旗谢有斌刊名:扬州大学烹饪学报年,卷(期):2003,20(4)【5】《齐民要术》与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

作者:王玲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刊名:中国农史年,卷(期):2005,24(4)

分类号:S-09机标分类号:TS9K87在线出版日期:2006年1月12日

刊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122(12)

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论地理环境对广西饮食文化的影响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第六篇、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1.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从而影响食物特色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例如海边以海鲜菜著称;江湖以河鲜菜著称;山区则以野味和山珍著称;干旱区的牛羊肉少膻味、瓜果菜质量佳。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属温带、暖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大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粮食作物为小麦、谷子、高梁等旱作物,因此风味食品以面制品为主。。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水网密布,水稻广泛种植,因此风味食品大都用米制成。一般同一或地域相邻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类似,其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但若是自然地理环境反差较大,其饮食文化也会形成巨大反差。如西藏高原毗连四川盆地,因地理物候的截然不同以至于饮食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

2.气候的冷热干湿以及不同的土质影响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大致概括了我国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这既反映了气候、土壤对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影响。一年之中具湿冷气候的川、贵、湘嗜辣,其有祛寒除风湿的作用。但它们之间还有一定区别,川、贵重用干辣椒,而湘善用新鲜青椒,这是因为湘与川、贵终年阴湿有所不同,其还有一定的伏旱。山西黄土高原因含钙过多,使居民嗜酸,其有利于消除体内的钙沉积,可以克服各种结石病。贵州省许多民族喜欢酸食,这与长江中下游每年的梅雨以及贵州山地气候所造成的“天无三日晴”也有关系。“南甜北咸”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南方气候温热,生长季长,蔬菜供应丰富,吃菜量平均高于北方,食物中加进的盐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因而淡些;而北方菜少,相对盐多,咸点;但两者盐的摄入总量差异不大。

3.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食物熟的程度不及正常气压下的透熟,这也就是藏族等民族多喜欢焙炒青棵碾为粉末做糍粑吃的主要原因之一。东北气候寒冷,其冷冻食品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持续使用时间长,成为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冻肉、冻鱼、冻饺子等。此外,由于这里无霜期短,地产时鲜蔬菜品种和数量都不及关内,因而在旺产季节大量晾干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是各民族共同的习惯。同时每家都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咸菜坛,腌制各种家蔬野菜。最具特色的,便是用白菜等腌制的酸菜,其也成为东北人民冬半年的当家菜。四川人的火锅情结有目共睹。多山、多水及四川盆地潮湿阴晦的气候,使川江上的船工和纤夫为了祛寒驱湿、也为了方便和节俭,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火锅的烹调方法并一直延续至今,且广为流传。

4.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具有保护作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崎岖的山地、长年寒冷的冰天雪地、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原始森林、大片沼泽地区等。由于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与周围地区很少联系,也使其饮食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保持自己独有的特性。如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由于破碎的地形和原始森林的保护作用,少数民族彼此之间文化联系薄弱,近乎相互割裂和隔绝状态,因此每个民族都在自己特定的环境里形成自己特有的饮食文化并保留至今。随着边远地区的开发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自然地理要素对饮食文化的保护作用在减弱。

第七篇、浅谈饮食文化与地源的关系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浅谈饮食文化与地源的关系

旅游10403班孙晓姣(20)

摘要: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形成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基础。每个地域的取食方式与制餐方式互为因果,也是特定区域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烹饪艺术中,欧亚大陆的文明占主导,各大餐种形成正是邻近地区饮食流派交融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饮食文化地理区域自然环境欧亚大陆

在许多的时候,我们所遇到的食品似乎并没有多少“高尚”情操的象征意义,但是在一个方面却很明显,那就是反映所在地域民众饮食习惯。在60亿人口的饮食大千世界里,每一个民族和地方的美食都会给予旅行者以享受,地方性美食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每个地域的取食方式与制餐方式互为因果,也是特定区域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形成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基础。世界各自然条件区域差异大: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势不同,多种多样的地形,不同的水热时空分布,造成食物原料的地域差异。食物原料种类繁多,农业是饮食物品的来源,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不同,导致饮食文化的异彩纷呈。

在烹饪艺术中,欧亚大陆的文明占主导,各大餐种形成正是邻近地区饮食流派交融发展的结果。所以,从这点来看,欧洲的一些典型饮食文化特点和亚洲的文化特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当然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其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其地理环境的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就向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欧洲的几个典型代表和亚洲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来说明饮食文化与地源的关系。

一、欧洲

南欧:展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欧洲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这么大,在其间拥挤着众多民族和44个国家与地区,因此许多国家的领土面积甚至还没有中国一个中等省大。欧洲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洲,平均海拔只有300米。因此,欧洲大陆间的交通不存在大的天然阻隔,海岸线特别长,岛屿与半岛也最为密集。南欧与北非、西亚处于同一个地中海气候区,饮食文明受到了邻近的古埃及文化的极大影响。在伊斯兰大扩张时又极大地受到了阿拉伯饮食的重大影响。实际上,南欧的饮食流派在欧亚大陆之间具有承上启下、南北交融

的特点,代表国家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南欧可谓是西餐文化的源头,一方面继承了来自古代埃及的文化,一方面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因此,隔着地中海的南欧饮食文化实际上存在着区别较为明显的风味流派,其差异性甚至超过了法、意、英、德之间的对比。

在风味方面,希腊与意大利的都比较清淡,可以说,意大利传承的古罗马风格与希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与意大利乡间清新的自然风味相比,位于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的风味显得浓郁一些。尤其是西班牙具有独特地理环境,东南临地中海,西北朝向大西洋,东北与法国相连,西南临靠着葡萄牙,属山脉环绕的闭塞性高原。相对而言,西班牙的地方风味与意大利、希腊更为复杂,并且各地区区别也较明显。西班牙的风味特色是肉食多于海产,味较咸辣,以醇厚浓重为主,并且米饭重于面食,从而与希腊-意大利清淡风味形成较鲜明的对比。

西欧:西欧风味有法、英、奥、瑞士等风味,实际上都与意大利风格一脉相承。如果说,西班牙代表的是一种海洋与山地风味的结合,意大利是海洋与农村风味的结合,那么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则是海洋与农牧结合在城市和王宫中的豪华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代表近古时代西方海洋民族宫廷美食风格,英国代表近现代城市化中产阶级的市肆风格。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古罗马奢华饮食在法国宫廷得到了更多的复兴。

法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地理条件,平原与丘陵占国土80%面积,农牧业都很发达,山地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边境地带,北连英吉利海峡,南涉地中海,西临大西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此,法国内地各地区之间的风味总体并没有过多区别,而物产却各有侧重,形成较多的地方风味。而且除了以地区风味划分外,现代法国烹饪艺术已超越了地区界限,大师艾斯奥菲将法国烹饪创作风格分为三个派系,即:古典法国菜派系、家常法国菜派系、新派法国菜派系。

英国与法国隔英吉利海峡而相望,原是游牧民族的天堂。公元827年始称英格兰王国。在历史上曾受到古罗马烹饪文化的影响,但随着历史的推移亦已淡化。一般认为,1066年法国诺曼底人的移民给英国大不列颠岛带去了文明的烹调方法,为英国游牧型饮食注入了新鲜活力,实际上,16世纪世界最大范围的英国

殖民扩张运动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的作用,才真正使英国人民粗陋饮食的面目得以改变。

中东欧:中东风味的代表,主要是德、奥、匈、俄等烹饪。在历史上,长期隐藏着强大而剽悍的游牧民族,不同的游牧民族一波接着一波汹涌地向西南欧移动,尤其是10世纪之前,西方连续受到蛮族入侵,以至于现代整个欧洲大多是牧马人的后代。中东欧渐近东亚,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方面深刻地受到东方农业文明的影响,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海洋文化的影响,在食物结构上形成为农牧结合的特点。16-17世纪以后则强烈地受到了来自西方意、法、英等国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的先进文化影响,使整个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包括生活样式都发生了变化,向西方主流社会倾斜。据有关资料反映,18世纪前,谷类的“粥”和“煮菜”还是德国国民的基本食品,而在18世纪之后,土豆和面包开始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

德国作为中欧的中心,现代的经济实力已居全欧前列。上流社会流行法式烹调,而在地方家庭中,仍坚持着近似东方的口味习惯,并且日益培育成德餐的特有风格。

总的来讲,奥地利、匈牙利以及保加利亚和波兰等国的风味与德国南部大致相同,在咸、甜食味基础上,都喜欢啤酒、酸牛奶、酸菜和辣椒的食味。北欧的瑞典、丹麦和芬兰等国则更接近德国的北部风味,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在咸味、辣味方面更为浓厚一些,至于黄油、柠檬、肉排、葡萄酒、巧克力、甜食和果味方面,则为通例。

二、亚洲

亚洲的饮食文化也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渊源,其中,更是以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亚洲的代表,它的发展历史、饮食结构、饮食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民族风情等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型饮食有很大差异。这是由我国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受季风影响明显。在中国文化史上占很重要地位的中原地区就是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影响下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为中国饮食以植物为主的特点提供了基础。

中国文化的起源很早,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过程,中国的饮食文化到现在已经十分丰富。虽然还是以植物食材为主,但其中的结构复杂多样。中国地大物博,领土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都很大,民族也很多。由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有所不同,从而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呈现复杂的地域差异。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多样,以五谷为主食者为最多,即吃面食或米食,并配以各种汤、粥作饮料。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从主食结构上也可看出,我国南方纬度较低处于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方纬度较高,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弱降水相对较少,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以面粉为主食。而内蒙古高原高原降水少,无法满足作物的生长,所以以畜牧为主,肉为主食。新疆地区降水更少,只能在河谷地区、天山山麓放牧,或沙漠绿洲中发展绿洲农业。在这些牧区,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十分寒冷,用奶制品、肉类这些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作为主食有利于抵御寒冷。在青藏高原上,青稞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稞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冬春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真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曰”之说。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鲁迅留学时为御寒也有了爱吃辣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国的饮食由于受自然的、社会的、民族的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显示出鲜明的地域差异性,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充

分说明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正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这丰富而神奇的饮食文化。这些习惯和差异都是由自然环境造成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延续,交通越来越发达,经济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差异相对的趋势会减弱的。

地理条件的自然条件区域差异大导致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势不同、多种多样的地形、不同的水热时空分布、造成食物原料的地域差异。这也促使以欧亚大陆文明占主导的形成了各自带有名族性特色的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异彩纷呈。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而且这种差异还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较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今天,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餐饮早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俱全的艺术境界发展。因此,在面对多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世界各国餐饮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苏华,《人类饮食文化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239页-249页

2.龙阁美食网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3.饮食文化

第八篇、浅探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本科毕业论文

浅探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师范

年级2011级

学号222011318011174

姓名刘珊

指导教师谢力华

成绩

2015年4月11日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1引言...............................................................2

1.1研究背景...........................................................2

1.2研究目的和意义.....................................................3浅议地域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1.3相关研究综述.......................................................3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5

2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现状的影响.....................................6

2.1相关名词...........................................................6

2.1.1地理环境.........................................................6

2.1.2饮食文化.........................................................6

2.2自然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现状的影响...............................7

2.2.1地形地貌.........................................................8

2.2.2气候............................................................10

2.2.3水文............................................................13

2.2.4生物............................................................15

2.2.5土壤............................................................17

2.3人文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现状的影响..............................18

2.3.1经济发展水平....................................................18

2.3.2政治因素........................................................19

2.3.3民族因素........................................................20

2.3.4宗教信仰........................................................21

2.3.5历史文化因素....................................................21

3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23

3.1渐趋融合产生共性..................................................23

3.2地域性特征仍然是主流..............................................25

4结语...............................................................25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探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刘珊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饮食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这对形成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重点阐述地理环境各要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并从地理学的视角探究我国饮食文化现状以及饮食文化发展趋势。尽管现在人们饮食的地域性逐渐被打破,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明显,但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仍存在。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饮食文化现状;发展前景ShallowExploretheInfluenceofGeographicalEnvironmentonFood

CultureinChina

LiuShan

SchoolofGeographicalScience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einfluenceofgeographicalenvironmentonfoodcultureinChinaismainlymanifestedinthedietculturethepresentsituationandfuturedevelopmenttrendofthesetwoaspects.Geographicalenvironmentcanbedividedintonatur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andhumangeographyenvironment,China'svastterritory,geographicalenvironmentdifferinthousandsways,theformationofChina'srichvarietyofdietcultureandthedistinctiveregionalcuisineshasplayedavitalrole.Inthispaper,we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论文

explorethegeographicalenvironmentthedeepreasonsoftheimpactonChina'sfoodculture,geographicalenvironmentisemphasized,theinfluenceofeachfactortoourcountryfoodculture,andexploreChinesedietculturefromtheAngleofgeography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dietculture.Eventhoughtheregionalpeople'sdietisbrokengradually,communicationandintegrationbetweenregionsisincreasinglyobvious,buttheregionalcharacteristicsofthedietcultureofChinastillexist.

Keywords:Natur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Humangeographyenvironment;Dietculturepresentsituation;Prospectsfordevelopment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汉书》中说“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饮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我国来说,“饮食”更是一个极为朴实的词汇。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国民温饱问题,但在奔向小康的路上我们仍然把“吃”作为一件大事。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饮食看作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并且是凌驾于精神之上的一种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见面时这么打招呼‘你吃过了吗’,每天中国人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吃就是为吃做准备。[1]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开门七件事,可见,“吃”在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男女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绝对可以说是饮食文化。“吃”已经深入到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深受领导或群众赏识,做起事来有人支持,很顺利,就叫“吃得开”;经不住,难以承受或者忍耐不了叫“吃不消”;拜访别人被拒叫“吃闭门羹”;费力叫“吃力”;没有收入;靠别人养活或者光拿工资不干事叫“吃闲饭”;吸收水分叫“吃水”:受了惊吓叫“吃惊”等等。在饮食中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也已经普通百姓每天都在上演的人生况味了,人们用“酸”和“苦”来形容生活的艰辛,比如“孤苦伶仃”、“穷酸落魄”;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如“苦尽甜来”;用“辣”来传递热情和活力等,真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吃”的文化了。